当前位置:乘风望>历史军事>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> 第518章 国家不大事不少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18章 国家不大事不少 (1 / 3)

第518章 国家不大事不少

1903年,塞尔维亚王国爆发政变,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夫妇被杀,议会选择曾在俄军服役的亚历山大·卡拉乔尔杰维奇的儿子彼得继位,是为彼得一世。

亚历山大一世在位期间,塞尔维亚王国和奥匈帝国关系密切,亚历山大一世一度不允许亲俄官员加入内阁。

彼得一世继位后,和俄罗斯帝国的关系迅速改善。

在得到俄罗斯帝国的支持后,彼得一世提出了“大塞尔维亚”概念。

大塞尔维亚是指:凡是有塞尔维亚人的地方,就是塞尔维亚。

塞尔维亚王国之外,塞尔维亚人最多的地区,是柏林会议中被奥匈帝国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。

柏林会议规定,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托管时间是20年。

按照这一规定,托管应该在1904年结束,随后,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就将获得独立地位。

这20年中,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进行了大量投资,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修建了铁路、港口,甚至通过赎买,解放了这两个地区的农奴。

最关键的是,通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,奥匈帝国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,不仅组建了海军,而且开始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。

所以,奥匈帝国是绝对不可能允许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独立的。

就在去年,奥匈帝国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,这一举动引起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。

拉多米尔·普特尼克抵达圣彼得堡后,直接向乔治表明态度,塞尔维亚王国可以加入巴尔干联盟,但先决条件是,巴尔干联盟要以奥匈帝国为主要目标。

第十次俄土战争期间,拉多米尔·普特尼克曾加入俄军作战,因其亲俄立场,在亚一时期遭排挤,直到彼得一世成为塞尔维亚国王后,普特尼克才得以崭露头角,迅速崛起。

乔治不跟普特尼克废话,直接问出最关键的问题。

“巴尔干联盟有能力对抗德奥联军吗?”

德意志和奥匈帝国的盟约是全面性的,只要奥匈帝国遭到攻击,德国一定会派出军队协助奥匈帝国的军队作战。

到时候俄罗斯帝国如果下场,那么就会引发连锁反应,世界大战就将全面爆发。

普特尼克沉默不说话,如果没有俄罗斯帝国的帮助,巴尔干联盟真不行。

奥匈帝国还好说,国土面积虽然大,人口也不少,但是奥匈帝国的实力并不强,和奥斯曼帝国一样,是出了名的欧洲病夫。

德国的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,如果德国下场,别说塞尔维亚,整个巴尔干联盟加起来也不够看。

乔治的意思也很明显。

如果塞尔维亚王国按照乔治的要求加入巴尔干联盟,将目标锁定奥斯曼帝国,那乔治就支持塞尔维亚王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。

如果塞尔维亚王国不听话,非要去找奥匈帝国的麻烦。

那么在塞尔维亚王国遭到德奥联军攻击的时候,就别怪俄罗斯帝国袖手旁观了。

不听话的盟友,要你何用!

用亚二的话说:俄罗斯帝国只有两个盟友,即帝国的陆军和海军。

乔治还要再加一句:俄罗斯帝国还有两个兄弟,即帝国的工业和农业。

“这是德国人更应该担心的问题。”

普特尼克有点狂,听上去似乎是想把俄罗斯帝国绑上塞尔维亚王国的战车。

普特尼克的意思是,如果巴尔干联盟和奥匈帝国之间爆发战争,那么德国就应该考虑到,如果德国下场的话,就将引发世界大战,从而让德国投鼠忌器。

听上去似乎挺有道理。

可是仔细想想,德国现在的皇帝可是威廉二世,他有什么做不出来的?

如果说是傲慢自大让尼古拉输掉了日俄战争。

那么威廉二世就是狂妄自负,没比尼古拉好到哪儿去。

乔治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普特尼克这里,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讲道理这种事,让米柳京出面更合适。

米柳京在巴尔干这帮参加过第十次俄土战争的人这儿,说话确实是比乔治更好使。

有些话,乔治不方便说。

米柳京就直白无误。

“乔治是個极其理智的人,他从不犯错误,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道德绑架。”

米柳京希望普特尼克认清现实。

如果普特尼克不接受乔治的安排,那么乔治就只能将塞尔维亚王国排除在巴尔干联盟之外,任凭塞尔维亚王国作死。

普特尼克也别指望塞尔维亚王国和俄罗斯帝国的一纸盟约,就将俄罗斯帝国绑上塞尔维亚王国的战车,现在乔治才是俄罗斯帝国的话事人。

“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,你们想保护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塞尔维亚人,但是我有个问题,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塞尔维亚人,需要你们的保护吗?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